引言

 大自然中的多數生物都有群性(gregariousness),各有原因。人是合群的,不單是為了生存,而是為了心理和心靈的需要。合群可以提供安全感,進而創造。後者為了完成自主生命光輝的意義,馳向滿足幸福。
 
關聯與超越

 人類嬰孩出生以後,即時脫離母體的安全和束縛,開始一種矛盾的現實生命。人對安全的需求驅使他尋求關聯和關愛,進而建立自己,自由和生命意義。束縛的解脫相對地使人感到不安全、恐慌、孤獨、隔離,進而驅使他認識群性,追求一切積極促成生長發展的關聯,包括個別他人、群體和組織。
 
 人有相屬的需求。有些動物,如野狼,亦有同樣需求,為了獵食。人的相屬(belonging)卻是超越覓食的,進入倫常、友誼、伙伴、婚姻、同志等非物質的互愛關係,其過程和意義相當複雜。人的超越十分奇妙,包括時間、空間、親近(closeness),進入幻想和審美的無限領域。
 
 相屬也有自戀性的,以個人為中心,用情和幻想把對象拉入自己心中,達到滿足和愉快。對象可以是人,意態,事業,甚至神。這種正面的相屬可以引生無限動力,叫人終生單戀,好像為一種事業任勞任怨,貢獻自己的一切。
 
 負面的相屬十分可怕,可以使人做操縱、破壞、殺人或舉戰的惡事。這些行為亦非常複雜,包括自殺和毁壞自己與他人共有的事業成果,目的是證實個人的超越能力,勝過相屬的對方。
 
 不少人着意操縱他人。多數人在不知不覺中操縱他人。兩者都造成傷害。加拿大心理分析學家伯恩醫生(Eric Berne)研究人際關係和好勝心理,於1964年出版《人們的心機手段》(Games People Play),成為暢銷全球的通俗心理學書,有20種語言譯本。
 
 伯恩沒有新的發現,只是有系統地敍述人們在日常生活的互動中,怎樣運用各種心機和手段,為了自愛、與人取得關聯、超越環境、認同現實,和獲得歸宿。
 
 為了闡釋這些人際互動,他創造了一個理解人際關係的心理分析方法,稱為「交感分析」(Transactional Analysis)。他的闡釋相當簡易,幫人們了解自己的行為,明白並看透他人的行為動機,可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上「知己知彼,百戰百勝」。從積極態度看,幫我們與人和諧相敬相愛,公平互動,取得雙贏的關係。孔子早說這種關係的理想,即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,更進一步,「己所立立人,己所達達人」。
 
 現代心理學不但認同人和的理想,更說明人和的行為方法,讓我們知所警惕,稱為「醒覺」(Awareness)。
 
 醒覺是人所獨有的特質,包括時常知道自己存在的一切,自己與他人的互動言行和目的,以及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和意義。這是很大的要求,亦有很多學問,卻又是十分貼身而不可苟且不理的知識和利益。
 
 本《淺說》無法說明其中的詳情,只希望提點常人應該知道又必須探究的課題,自己跟進學習。
 
醒覺與愛

 醒覺是人的特性,是滿足一切基本需求的積極方式,理性的,生長的,恬淡自然的,進化的。它使人成為完人,創造真善美兼備的人生。
 
 甚麽是醒覺呢?它是心的自我訓練,見證一個事實,即是:「我所有的,所說的,所思的,所感的皆只是經驗,而不是我」。
 
 那麽,我是甚麽呢?簡單說,「我即是我」,或說,「我是自主的我,奮鬥的我、幻想的我、審美的我、知所歸宿的我、安泰和平的我。」
 
 乍聽之下,此說有點玄。所以我們換一個方式回答,從兒童怎樣認識我開始,心理學稱為「自我醒覺」(Self-awareness)。
 
 自我醒覺是人的自然心理狀態,與生俱來。這種心態使人認自己為注意的唯一對象和焦點。它幫助心智明白和接受個人的特性、能力、行為、動機、和情感的各方面。就是說,對一己的一切具有一種透視。
 
 自我醒覺又稱為「留心」(Mindfulness)。心理學說,留心是「在心智中留着空間,讓它少成見,多透視,用開放態度觀照眾人和百物的本性和意義」。譬如:問自己〝我做了,說了,可以不做或不說嗎?可以少做或少說嗎?可以做好一點或說好一點嗎?可以凡做凡說都關心他人的利益和感受嗎?……可以合作或一齊說些造福人間的言行嗎?〞
 
 《六祖壇經》提出這樣的解釋:〝說即雖萬般,合理還歸一。煩惱暗宅中,常須生慧日。邪來煩惱至,正來煩惱除,邪正俱不用,清淨至無餘。〞值得注意,宅的意思是心。所以,一切煩惱都生存在心中,必須用智慧排除。當我們能夠本着平真清淨的心去生活之時,就會從煩惱中解脫出來,體驗恬淡、溫柔、同情與惻隱、興趣與喜悅了。
 
 可以說,留心(being mindful)即是客觀的認知和認受,使人接近真知和真理造就安適的環境,發展健全高尚的人格。相對而言,假如只用感官和幻覺代替真知真理,便是不留心了,輕者可以傷人,重者可以殺人,甚至人我同殺。我們今天的社會,特別是許多國家領導人和尖端科學家所表現的,即是「不留心」,因為這些人只看見自己的興趣和利益,不留心他人及宇宙的福祉。
 
 留心是愛的起點和終點。弗羅姆在《愛的藝術》(The Art of Love)裡說:〝愛是滿足人性需求方法中最合理而具創造性的手段。它引生自然、豐富、和多姿多采的生活體驗。它的本意不是接受,而是能力,促成關懷、負責、尊重和知識,導向快樂安心。〞
 
 就是說,愛是行動和實踐,不是在微訊中的語言和保證,那多數是不實踐「愛我」的空話,或者着重「我取」而不施「我給」的行動。
 
 前者見於這樣一個事例:一個母親為了移情別戀而拋離了可愛的幼兒和丈夫,跟戀人一同生活。她每思念兒子的時候,便伺機回家探望兒子,從遠距離觀看他的成長和活動,併自言「我十分愛你,我的好寶貝」。
 
 後者即如一個人到野外看見一隻可愛的小鳥,想辦法把牠捉着回家養在籠裡,擁有牠和控制牠。
 
 不離棄和不控制是愛的表現,出於「空心」,即沒有私心和期望回報。這就是「尊敬」,即顧全對方的本質和生存意義。
 
 一般說,父母養育子女,很容易疏忽留心尊敬他們。例如,一個小孩在後園現,給樹上的一隻小鳥吸引着,十分欣賞他的美麗和跳躍姿態,幻想自己像牠一樣。這時,父親來到他的面前,指着小鳥說:〝牠是藍鳥,英文名是blue bird,因為牠擁有深淺間雜的藍色羽毛,你下回見到便記着牠的名字。〞這樣,那小孩原先的童真審美感覺給改變了,變為「學習」和「記認」的責任。他再不能原先那樣自由地觀賞鳥兒,只能記住一個責任。即是說,那父親沒有尊敬兒子「如他」,祗顧要他「如我」地學習。可見愛是多麽微妙而必須留心「忘我」的事。
 
尊敬與融入

 從尊敬到尊重,父親愛兒可以避免控制或操縱,如上例所說的。
 
 尊重是根據對方的本質興趣、和行為去愛,神入對方的狀況,進而融入他的世界和需求,給予幫助或協調,共同合力做他要做的事,感應他的感應,享受「同心」和「同感」。
 
 《六祖壇經》說:〝一即是一切,一切即是一。〞意思是每個人都有學習的需要、時間、空間、和方法,因緣獨特。所以,做父母和老師的,必須要透過尊重,方能幫助他在生活中自覺自悟,在人生上自度。
 
尊重的愛有很大的力量。它可以幫助被愛者感到安全、自信、和重要,全是奮鬥做人的必具因素。假如一個小孩在童年即獲得父母及他人的尊重,他會一生成功幸福。反之,他會凡事感到困難、膽怯、逃避、和拙敗。
 
創作生命劇本

 上面提過的伯恩的《人們的心機手段》對現代人啟示很大。它亦引生了兩部通俗心理學名著。一是哈里斯(H.A. Harris)的《我好,你亦好 — 交感分析的實用手冊》(I’m OK, You’re OK — A Practical Guide to Transactional Analysis)。二是史坦納(C. Steiner)的《人們的生命劇本》(Scripts People Live)。兩本書都是流行全球的暢銷書,有愈20種譯文本。
 
 前書述說生命中人際關係的四種地位,分別為:
 
1. I’m not OK, You’re OK
2. I’m not OK, Your’re not OK
3. I’m OK, You’re not OK
4. I’m OK, You’re OK
 
根據哈里斯的研究,最普遍的相對地位是第一種。多數兒童都認為父母知多,能多,做多,權力多,所以自己覺得渺小,自卑,無奈,容易犯錯及必須服從。最理想的當然是第四種關係,需要父母師長特別留心,時常使兒童感到尊重和信心十足。這樣,他們可以自學、自悟、不怕犯錯、不怕感覺,進而創造及譜寫自己的生命劇本。
 
最常見的人際關係是父母望子成龍,而且執着龍是怎樣的生物,致使兒女凡事被動,感到自卑又必須反抗,結果引生一種「雙輸」的結果。我在柯太華讀書時,遇見一位女同學南茜。多年以後,她嫁了安大畧省的「多元文化部長」,我們再見時我與她成為同事,我與他的丈夫羅比亦共事推廣多元文化政策。南茜告訴我他丈夫的故事。原來他是加拿大最有名的律師的獨生子,專門辦理犯罪訴訟。所以,他迫使兒子羅比讀法律。
 
後者服從了,雖然自己的興趣是行醫。結果,在他法律畢業的當天,他父親領他一同去他的律師行同樓的一間華麗辦公室,門上用金漆寫着他的大名和學歷。父親把金鑰匙交給他說:〝兒子,我感謝你聽話,讀完法律。如今,你是我的伙伴,今後我們共同發揚這律師行的遠大事業。〞
 
羅比恭敬地接下鑰匙,推門進入室內坐在桌子後面的椅子片刻,然後起身把鑰匙還給父親說:〝感謝父親的愛心培養。我已經盡力完成了您給我譜寫的生命劇本。現在,請您容許我自寫劇本。實在,我已經考入了醫學院讀醫,由下學期開始。假如上帝顧全我們,我將來可以向您提供醫學知識,更有權威地判斷犯罪訴訟的是非真假。〞
 
不過,羅比只當了四年醫生便參加議會選舉,最後擔當部長的職位。人生多變,有些人的一生可以扮演多個不同的角色的,根據不同劇本。
 
然而,我們可以從這故事看見一個重要的事實:自寫人生劇本需要作者有愛和信心,而動用受到的愛去愛他人和社會,最後融入社會的大化中,完成大愛。
 
《大般若經》說:〝無數菩薩,行菩薩行種種差別,無數如來,種種方便,饒益有情。〞此話說明,在佛教裡,有無數的菩薩和如來做慈悲的工作,尊重人間每一個人的個性和需要,給予關愛和協助。
 
佛法着重博愛和真愛,是最具建設性的人際關係和人的合群意義。在成熟的愛的過程中,相愛者可以保存自己的完整和獨立自由,同時與別人創建合理而有力的結合關係。
 
在這種關聯裡,愛者和被愛者之間只有給多和合拍,沒有「心機手段」的使用。相愛者可以共寫生命劇本合作演出,不計較誰是主角誰是配角。這種劇本不為「票房」上演。只為愛者的滿足和淡泊快樂,共渡人生的此岸和彼岸,意義即在愛的本身。
 
禪宗用現實生活解釋佛家的「緣生性空」的自我解脫道理,指出沒有甚麽東西是永恆不滅的。所以,多數人在未得好處之時想得到,已得的好處怕失去;已有的不幸怕它不走,未得的不幸怕它要來。對人對事亦一樣,把內在的「我」跟外在的一切人與物對立起來,立志要取得有和勝利。所以,上面的伯恩,哈里斯和史坦納的書被世人認為十分有用,一切為我,包括我有,我的,我是,我能,我愛,我恨,我要,我不要等等,總之在做着「我」的牛馬,不惜紛爭,罪惡,煩惱和痛苦。
 
知者與行者

 這樣的「自尋煩惱」又宣揚「我有解脫辦法」的寫照,最後沒有理想的結局。
 
 伯恩本人是一個知者和傳奇人物,一生追求安心幸福,卻沒有得到。他父母從波蘭移民到加拿大的滿地可生活,伯恩在那兒長大成為醫生和心理醫生。二次世界大戰時,他去了美國當軍隊心理治療官,看盡許多由戰爭造成的心理傷害,戰後留在加州,創造了「交感分析」。
 
 不過,他一生幫助了千百病人,他的著作又影響了以百萬計的現代人。很多人都學會了他的「心機手段」,又學會了自寫生命劇本的好處,而伯恩自己卻不善應用自己所創的手段,因為他歷經三次婚姻失敗,最終於孤單中逝世。
 
 今天和昨天,許多人馳鶩美國式的生活取向與模式,為了鬥爭和製造矛盾,為了貪有和不勞而獲,陷入「自傷」的煩惱,疾病,和不安。同時又努力學習應用心機手段和爭取自寫生命劇本,結果亦徒勞無益,因為不能認清煩惱和不安的泉源。
 
 很多人都知道禪宗創始人六祖慧能的故事,由他寫下那個偈子開始,即〝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台。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。〞意思是每個人都有一個空心的本性,並不執着「有我」。但是,在生活中,每人都必須求生,所以進行各種貪求,最後生出煩惱和不安,甚至有人做出傷天害理的壞事,漫無終止。
 
 我們返過來問,怎樣保持「空心本性」呢?回答只有一個,就是父母要引導子女實行恬淡自如的生活,在紛紜世界裡認清自己,接受自己,堅信自己,以及奮鬥自足和安心,因為其它的一切都不過是虛幻和暫時的,都不如自己重要。
 
 這不是容易做到的事,卻又是可以做到的事。做好此事的契機早由孔子說明。他說:〝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遠。〞
 
 要記住,現實生活「沒有免費的午餐」,煩惱亦不能由即買即食的「心靈雞湯」幫助解脫,一切都要自己努力。
 
 《中庸》說:〝至誠無息,不息則久,久則徵,徵則悠遠,悠遠則博厚,博厚則高明;博厚所以載物也,高明所以覆物也,悠久所以成物也。〞所謂載物、覆物和成物,就是對己和世間一切人與物負責,努力回應和奉獻宇宙的福祉,做個滿足幸福的人。這就是人的合群的意義,由宇宙派生,同時亦由每一個人去成全。